和平县2021年司法行政工作计划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0-12-24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和平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省市县相关会议部署要求,按照省司法厅工作安排、委和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坚持深化改革、守正创新,聚焦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持续强化“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布局,全面提升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

一、持续抓好疫情防控不减压全力提高法治工作水平

  1、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制度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仍是当前的重点任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梳理相关行政管理措施和政策性文件,依法及时启动制定、修订工作。加强合法性审核,防范法律风险,提高审核效率,保障相关行政管理措施和政策性文件快速出台实施,并在疫中和疫后及时开展评估,适时进行清理和修订废止。

  2加大对妨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的监督力度。通过执法监督,推动严格执行现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与文明、人性执法相结合,加强执法联动,强化执法保障,推动加大对妨碍疫情防控违法行为案件查办力度;推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行政管理措施;推动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推动强化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相关执法。做好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

  3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开展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宣传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及时公布有关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大扫黑除恶、全民禁毒宣传力度;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作用,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和调解工作,倡导通过“粤省事”法律服务专区、“智慧法援”服务平台等不见面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涉疫法律服务需求,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产生的矛盾纠纷;组织引导疫情防控律师服务团、村(社区)法律顾问,畅通涉疫情防控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4坚决打赢司法行政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紧抓刑释、在矫、解矫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督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跨地区跨部门衔接工作,加强跟踪走访、信息核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强化日常服务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确保稳在当地、控在辖区内、不脱管不漏管

二、提高思想站位,筑牢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政治根基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首题必政治”常态化学习制度,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落地落实。

2、切实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坚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及时组织传达学习。

3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实。

4、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压实党组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贯彻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司法行政系统党内政治生态。强化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行为。

5持续为民服务解难题。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待,着力解决群众在法治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树立人民满意工作导向,深入开展人民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

、深化全面依法治工作

  加强县委依法治县办的力量,确保对全县依法治县工作的有力指导和监督。在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正式启动后,依法治县办将切实履行统筹协调职责,推动镇综合行政执法任务落实,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在规范行政决策方面,围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需要对原来印发的相关文件进行修订,明确重大公共政策措施、实施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等五方面范围,细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程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布等作出程序,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深化“放管服”改革。配合政府办公做好“放管服”工作,推动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完善证明事项动态清理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做好省级职权压减的承接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强化政务诚信制度建设。

2、提升行政复议业务水平督促并配备相适应的办案队伍和力量。开展对各镇及县直重点行政执法单位行政复议应诉办案人员力量配备情况的督查调研。开展行政复议专题研讨,多层次全方位加强对行政复议应诉办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行政复议应诉办案能力。

、健全完善刑事执行体制

1、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宣传并实施新颁布的《社区矫正法》,开展学习宣传“五个一”活动,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列入2021年度法治河源建设考评和全市普法工作内容,纳入依法治市专项督察工作。完善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健全两级培训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强化重点社区矫正对象管控,严格落实每月四级排查层报制度,推进风险研判分析常态化、规范化。

2、加快完成“智慧社矫”应用。推进社矫工作更好更快完成,加强对社矫人员的管控力度,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3、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向纵深推进。围绕六建深入开展工作,长效常治,积极推动将专项斗争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加强在矫涉黑涉恶人员教育管控,做好涉黑涉恶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持续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深挖工作,提高线索质量,完善线索核查反馈机制。加强对律师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指导监督。助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建设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1、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学习宣传,深入开展法律进单位、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法律八进”活动,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七五”普法总结验收,6月底前,完成本级本部门的总结、检查、评估工作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2、继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县级法律服务中心、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村公共法律服务室三位一体、全方位服务网络体系,为群众提供专业、快捷的法律服务,努力完成镇建设公共法律站(室)建设。整体提升17个镇247个村的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

3.打造“互联网+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利用12348热线,网上平台,打造法治宣传育民、人民调解和民、法律服务便民、法律援助惠民、帮矫两类人群安民等各项服务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二是继续做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常态化,深化便民措施。开展好“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服务为民,以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援助需求为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主线,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重点,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方便快捷地获得法律援助,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法律援助满意度。

提高队伍素质能力水平

1、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敏感与政治站位,按时开展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及排查工作。

2、加强队伍纪律作风整顿。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规范的职能作用。加大倒查问责、案件通报力度,有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

和平县司法局

20201224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